近日,豫能控股下属全资子公司河南豫能新能源有限公司(51%)、南阳天益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3%)与河南硅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6%)成立合资公司——豫能襄城新能源有限公司。
襄城新能源公司拟在襄城县库庄镇投资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0.336MWp,项目总投资为11660.32万元,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及“全额上网”相结合模式。
在政策推动下,能源央企、国企已经大举进入整县光伏,一些民营光伏企业和融资能力比较强的上市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分布式光伏业务,央企、国企+民企合作越来越普遍。成立合资公司“组队”进军,会成为最先突围的模式吗?
01
“组队”进军整县
除豫能控股,成立合资公司“组队”拓展整县光伏的案例不少。
9月,东南网架发布公告,东南网架(75%)与福斯特(25%)共同出资成立了浙江东南网架福斯特碳中和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合资公司致力于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的开发,投资光伏发电业务和BIPV总承包项目建设。
8月,林洋能源全资子公司江苏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7.5%)与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37.5%)、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15%)、江苏锦汇集团有限公司(10%)成立合资公司三峡绿色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注册资10亿元。合资公司剑指整县光伏。
林洋新能源的合作集合了光伏及储能、央国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企业,分布式民营企业的效率优势和灵活特征、央国企的资本和信誉优势,设计院、施工单位的项目整合能力和管理能力,这种模式看来比较理想,但因涉及多个合作方,工作量应该会相对繁琐。
地方政府、央国企、民企各展所长共同推进,是未来整县推进的主要建设模式。
|